金秋九月,行進在沽源鄉野阡陌,到處藜麥飄香。日前,首屆中國藜麥企業家高峰論壇暨沽源農民豐收節在沽源縣開幕。來自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甘肅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及國內藜麥產業的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就藜麥種植、育種、精深加工、市場需求等交流研討,共商藜麥產業發展、共話全面鄉村振興。
開幕式現場,沽源縣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分別與東莞市大洋國際食品有限公司、青海格藜福食品有限公司、上海上古谷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簽約合作。
沽源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晝夜溫差較大,每年的無霜期只有110天。對于其他農作物來說這樣的生存條件有些艱苦,但是藜麥耐寒、耐旱、耐貧瘠、耐鹽堿的特點使其能夠在短暫的無霜期內迅速長大,這里的土壤含硒量較高,也為藜麥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有了天然的自然條件優勢,沽源縣的藜麥種植之路越走越寬。
近年來,沽源縣在農業產業發展上,按照“做強傳統產業、做優特色產業、做大優勢產業”的思路,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重點培育了一批以藜麥為代表的特色產業。目前,該縣藜麥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5萬畝,輻射全縣14個鄉鎮,基本形成了集品種選育、示范繁種、機械化規模種植、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線上線下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已成為華北地區種植規模最大、加工設備最先進的藜麥生產加工基地。
據悉,該縣藜麥聯合育種基地位于二道渠鄉大梁底村,占地205畝,種植藜麥新品種(系)151個、株系2880個、展示品種15個,為河北省壩上地區藜麥產區優良品種的更新換代提供了豐富的種質資源;新品種示范、繁種基地位于白土窯鄉藜麥種植園區,該鄉種植藜麥1萬余畝,其中,示范繁種基地占地面積165畝,示范種植“冀藜5號”“壩藜1號”等新品種65個,為藜麥新品種大面積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初級加工基地位于白土窯鄉,年加工能力3000噸;精深加工基地位于經濟開發區中國北方富硒產品交易中心,建有日加工能力8噸藜麥片生產線一條、日加工能力24噸藜麥米及面粉生產線一條,生產線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下一步,沽源縣將著力打造“中國藜麥第一縣”,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完善藜麥加工車間及生產線建設,提升自主生產藜麥面、藜麥餅干、藜麥粥、藜麥茶等產品的加工能力。( 劉曉璐 何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