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正值臘八佳節,恒昌在京舉辦“逐夢11載 開啟新征程”2022恒昌伙伴“共”益未來新春倡議會,與來自人民健康、阿拉善SEE公益機構、福特基金會的一眾嘉賓代表暢敘情誼,共謀合作。
恒昌“恒益未來 綠水青山”2022年度ESG主題環境保護項目正式啟動
為積極響應國家“雙碳”號召,助力生態保護和荒漠治理,并從戰略層面勾勒ESG實踐新藍圖,北京恒昌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恒昌公益)現場向SEE基金會捐贈10萬元,并正式啟動“恒益未來 綠水青山”2022年度ESG主題環境保護項目——助力SEE“一億棵梭梭”。
恒昌高級副總裁恒昌公益副理事長朱莉發表致辭
恒昌高級副總裁、恒昌公益副理事長朱莉女士發表致辭并表示,面對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以及不確定性加劇、競爭更激烈的逆境期,企業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主動求變。恒昌公益將以發布《兒童腸道外科重疾救助公益白皮書》及啟動ESG環境保護主題新項目為ESG新起點,錨定ESG新藍圖,投身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
ESG: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自工業革命以來,持續的經濟增長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大繁榮大發展,也給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帶來了巨大挑戰: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嚴峻,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加劇,極端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愈發深遠。
在此背景下,聚焦可持續發展的ESG概念持續升溫。E即環境(Environmental),包括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和污染、資源枯竭、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樣性等;S即社會(Social),包括勞工標準、多元與包容、健康與安全、數據隱私、產品安全和責任等;G即公司治理(Governance),包括董事會多元化、商業道德等。
ESG不僅是評判企業價值的全新標準,更是推動企業實現從單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區別于傳統的財務性企業評價體系,ESG指標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角度,綜合評估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與對社會價值觀的影響。
在ESG鏘鏘三人行圓桌對話環節,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處助理國別主任,現福特基金會項目官員谷青女士表示,恒昌作為緊隨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立志踐行ESG的民營企業代表,在管理層多元化、合規經營管理、信息披露等ESG領域已經做出很多嘗試和成果。作為重要合作伙伴,福特基金會將繼續關注恒昌在ESG領域的發展。
隨著政府及監管部門對ESG的大力助推及企業ESG意識的強化,以ESG投資為核心,由企業、評級公司、監管部門、研究機構等參與者組成的ESG生態圈正日漸成熟。除ESG政策法規日漸完善,要求趨于嚴格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水平也大幅提升。據《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白皮書(2021年)》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1112家披露ESG相關報告,2019年這一數字僅為371家。
點綠成金 “共”益未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關系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基礎。”……一系列具有濃烈生態意蘊的主張和觀點,集中體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價值訴求。
歷數全世界面臨的重大生態問題,荒漠化尤其矚目?;哪钱斀袷澜缱畲蟮沫h境挑戰之一,被稱作“地球的癌癥”。中國作為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也長期飽受生態惡化的困擾。據統計,中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2%。巖溶地區石漠化土地面積為1,007萬公頃。
鑒于形勢嚴峻的荒漠化蔓延狀況,阿拉善SEE公益機構發起了“一億棵梭梭”項目。據悉,“一億棵梭梭”項目致力于用十年的時間(2014—2023年)在阿拉善關鍵生態區種植一億棵以梭梭為代表的沙生植物,恢復13.33萬公頃荒漠植被,從而改善當地生態環境,遏制荒漠化蔓延趨勢,提升當地牧民生活水平。經過各方努力,“一億棵梭梭”項目已經成為阿拉善地區荒漠化防治的典范。截至2021年底,“一億棵梭梭”項目累計在阿拉善關鍵生態區種植以梭梭為代表的沙生植物超過7,510萬棵。
造林綠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為充分喚起社會公眾對土地荒漠化的科學認識,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動員更多公眾、企業、機構加入生態建設,恒昌公益主動攜手阿拉善SEE公益機構,共筑“恒益之林”,以助力“一億棵梭梭”項目快速達成目標。
據悉,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是中國首家以社會責任(Society)為己任,以企業家(Entrepreneur)為主體,以保護生態(Ecology)為目標的社會團體。2008年,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發起成立SEE基金會。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中國民間發起本土規模較大、極具影響力的環保公益組織,累計帶動6億人次公眾成為環保的參與者和支持者,同時也是企業家學習、交流和深度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首選平臺。
此次合作意義重大,既是恒昌公益與阿拉善SEE基于共同價值觀的深度合作,更是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踐行ESG理念、“共”益美好未來的積極實踐。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理事朱仝先生向恒昌公益送上感謝函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理事朱仝先生充分肯定雙方合作,并表示生態環境形勢嚴峻,恒昌通過成為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員等一系列實際行動,將企業的商業模式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深度融合,為其他企業踐行ESG樹立了典范。
打造ESG實踐新樣本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重大課題。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時代發展尤其重要。對于每一家有志于肩扛時代責任的中國企業而言,ESG都是擺在面前的重要課題。
回看恒昌ESG實踐之路,恒昌穩健發展的同時,始終錨定ESG主線,以責任與時代同行,以責任助鄉村振興,以責任促共同富裕。在環境責任(E)領域,恒昌緊密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搭建從產到銷的完整產業鏈,幫助重慶酉陽綠色有機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帶動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實現;在社會責任(S)領域,恒昌以前瞻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眼光,聚焦助醫、助困、助學三大領域設立北京恒昌公益基金會,并以切實的行動積極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及疫情等突發事件、賦能貧困婦女、維護女性群體權益,在公益事業上累計捐贈超6,500萬元;在公司治理(G)領域,恒昌結合多年理論與實踐,初步構建了一套涵蓋管理層多元化、合規經營管理、科技創新、反貪腐在內的ESG理念體系,最大程度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為深度參與ESG實踐,實現公益品牌價值最大化,2022年恒昌公益將以“恒益未來 綠水青山”ESG主題項目為抓手,助力荒漠化防治及生態文明建設,同時也響應國家“雙碳”戰略。
正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隨著“恒益未來 綠水青山”ESG主題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的最大亮點也正式曝光。據介紹,恒昌公益將圍繞春夏秋冬,開展為期一年的系列主題公益活動,包括“益起種”、“益起跑”、“益起展”、“益起樂”。針對不同主題,恒昌公益將結合不同場景,以體驗帶動公益,以參與促動公益,用義賣助力公益,用展覽傳播公益,用旋律讓公益發聲,全方位打造涵蓋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沉浸式場景公益體驗,最大程度調動受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公益真正融入參與者的生活。
偉大的事業,既需要鋪路奠基、埋頭苦干,更需要持續奮斗、久久為功。相信在以恒昌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引領示范下,更多同時兼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以及商業智慧的企業,也將投身到ESG的實踐浪潮,為建設美麗中國、推動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奮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