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將至,但家長們卻十分忐忑,“究竟還能不能補課了?”一位“海淀媽媽”在與記者溝通時,第一句就是這個問題。這源于近日網上一則關于教委“三不”規定的傳言,即“暑期不許補課、教育培訓機構不許上市、課外教育公司不許做廣告”。
受該傳言影響,北京時間5月25凌晨美股收盤,中概股教育公司集體大跌,其中,美聯國際教育跌32.34%、樸新教育跌22.44%、精銳教育跌12.2%、洪恩教育跌9.93%。
5月25日午間,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海淀教委”)發布辟謠聲明稱,“網傳‘北京市海淀區教委開會,教育機構暑期不許開課’的消息,不屬實”。
消息一出,A股、港股教育機構股價止跌回升,新東方在線、思考樂教育、中國東方教育等公司股價翻紅。
監管政策密集出臺
海淀教委在聲明中表示,5月23日,海淀教委組織部分培訓機構,召開了資金監管和規范辦學工作會,對培訓機構的收費、廣告、宣傳、資金監管、合同、疫情防控等工作再次提出要求。5月24日網上出現的“北京市海淀區教委開會,教育機構暑期不許開課”等不實消息,系某培訓機構員工將其內部溝通群中部分聊天內容未經當事人許可外傳所致,該機構及當事人并未參加5月23日的會議,其聊天內容系個人分析和推測,并非海淀教委官方發布,當事人現已報案。
海淀教委再次明確,將持續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對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機構,嚴肅查處,確保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
對此,一位教育行業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上述謠言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是因為監管層對教育機構的監管力度正在不斷加強。
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會議指出,要全面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對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機構,要嚴肅查處。
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也被稱為“雙減”。教育專家熊丙奇表示,與以往的減負措施相比,“雙減”的最大亮點在于務實,不再片面強調校內減負,而是追求整體減負。
德邦證券研報認為,此次深改委發聲是對“雙減”常態工作的進一步強調,未來預計將強化既有意見和行政規定的執法、監督力度,加強對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相關資質、辦學能力、收費政策的檢查。
5月21日晚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試行)》,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學費及存管提出明確要求。
教培機構內卷
近年來,國內K12教育行業飛速發展,衍生出課后輔導、素質教育、英語培訓三大細分賽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年—2019年,我國K12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接近30%,2019年中國K12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已超8000億元,其中課后輔導細分市場占比約六成。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機構經歷短期大規模停課,市場規??s水至4000億元。
課外輔導產業的蓬勃發展折射出中國家長的焦慮。來咖智庫CEO王春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很多家長有不甘落后的心態,希望報培訓班提升孩子水平;另一方面,很多雙職工家庭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學習,相較于其他業余活動,課外輔導班可以直接提升孩子考試成績,減輕家長負擔,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間,孩子去上輔導班更省心;同時,過去一年線上課程發展已經成熟,很多寓教于樂的模式也受到孩子的喜愛。
“過去兩年,教育行業內卷嚴重,為了拉新獲客,機構砸下海量資金參與營銷戰,破壞了原本正常的行業秩序,隨處可見的廣告也讓家長處于焦慮狀態。從今年的政策導向來看,教培機構資質、收費、內容收緊是一大趨勢,尤其是針對K12領域,勢必會引發新一輪行業洗牌,這可能會使部分企業經歷一段時間的陣痛,但從長遠來看,是有利于全行業健康發展的。”上述券商分析師認為,教培機構不會消失,只會越來越規范。
“過去幾年,教育公司的暑期營銷戰趨于病態,今年暑期,營銷戰或將偃旗息鼓,各大機構的營銷策略也將回歸常態。”該分析師進一步表示。
(記者 謝若琳)